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么出發。”光陰荏苒,今年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70周年。回望來路,中國民主歷程中有許多熠熠生輝的時刻值得銘記。
在今天熱鬧非凡的石家莊中山西路上,佇立著一座建筑——石家莊民間工藝博物館。追溯到20世紀40年代,這里曾是市內唯一的電影放映場所,名為“人民禮堂”。
1948年8月,華北臨時人民代表大會在這里召開。這次大會,被譽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前奏和雛形”,被稱作“中國民主革命史上的一座紀程碑”。
七十余年歲月長河流淌,經過兩次落地重建,如今踏入這座建筑,你會發現,華北人民政府成立大會會址紀念館靜靜坐落其中。撥開歷史的煙塵,循著紅色的記憶,《中國人大》記者探源華北臨時人民代表大會召開地,在這塊革命的土地、英雄的土地上,追尋中國民主歷程的光輝足跡。
“討論并實現召集人民代表大會”
任何一個偉大歷史事件的發生,都有宏大的歷史背景和深刻的歷史條件。華北臨時人民代表大會的召開,也同樣如此。
1940年,毛澤東在《新民主主義論》中明確提出“人民代表大會”這一概念,并勾勒出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輪廓。他指出:“中國現在可以采取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省人民代表大會、縣人民代表大會、區人民代表大會直到鄉人民代表大會的系統,并由各級代表大會選舉政府。”1945年,毛澤東在《論聯合政府》中進一步指出:“新民主主義的政權組織,應該采取民主集中制,由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決定大政方針,選舉政府。”黨的政權建設理論日趨成熟,并陸續在各解放區進行了探索實踐。
1947年7月至9月,中共中央召開全國土地會議,頒布了《中國土地法大綱》,調動了農民革命與生產的積極性。“解放區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區的人民好喜歡。”當時,農民在經濟上翻了身,紛紛成立貧農團和農會,為解放區政權建設奠定了重要基礎。
伴隨著解放戰爭的捷報頻傳,新中國誕生的曙光顯露,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發布紀念“五一”勞動節口號,號召“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各社會賢達迅速召開政治協商會議,討論并實現召集人民代表大會,成立民主聯合政府”。
1947年11月12日,人民解放軍攻克了華北重鎮石家莊,使晉察冀和晉冀魯豫兩大解放區連成一片。1948年5月,中央決定兩個解放區合并為華北區,晉察冀中央局和晉冀魯豫中央局合并為華北局,兩軍區合并為華北軍區,兩解放區政府暫成立華北聯合行政委員會,盡快召開華北人民代表大會,成立華北人民政府。
1948年6月12日,兩區政府正式合署辦公。26日,兩區駐會參議員舉行聯席會議,通過了關于召開華北人民代表大會,產生統一的華北人民政府的決議,并決定迅速開展選舉工作。會上有參議員認為華北仍處于戰時,此次大會的召開也略顯倉促,建議大會增加“臨時”二字以便留有余地,這一建議也獲得一致通過。
當年7月11日,《關于召開華北臨時人民代表大會暨選舉辦法的決定》發布,對大會召開特別是選舉事宜作了具體部署。接到通知后,各縣、市迅速組織開展代表選舉工作,廣大人民群眾積極參加選舉,選出區域代表394人,職業和團體代表173人,另外有政府邀請代表31人。
大會開幕前,召開了黨外人士座談會,聽取和交換意見;舉行了預備會,選舉產生了大會主席團,成立了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提案審查委員會,討論通過了大會議事規程。
“中國民主革命歷史中劃時代的一次大會”
1948年8月7日,石家莊,夜幕低垂。
一群人從各自居住的地點出發,沿著大街小巷,匆匆趕往人民禮堂,參加一個對外稱為“石家莊生產工作會議”的會議。
天氣炎熱,但禮堂門窗緊閉,拉著厚厚的幕簾,會場外還有荷槍實彈的軍人值守。
這里舉行的,正是緊鑼密鼓籌備了兩個多月的華北臨時人民代表大會。為了保密需要,對外宣稱“石家莊生產工作會議”,并在晚上召開。
1948年8月,華北臨時人民代表大會在石家莊人民禮堂召開。(河北省人大常委會供圖)
董必武同志致開幕詞,他說:華北臨時人民代表大會,“是一個臨時性的,也是華北一個地區的,但是,它將成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前奏和雛形。因此,它是中國民主革命歷史中劃時代的一次大會”。
時任中原軍區政委的鄧小平同志作為來賓代表致辭:“今天的華北臨時代表大會,一定會鼓舞全國人民,增加全體解放軍特別是中原解放軍的信心,因為他們知道,華北家鄉是鞏固的、在建設的,他們會有更大決心、更高勇氣和敵人作戰。”
本次大會,聽取審議了4個工作報告,即:華北軍區軍事報告、施政方針的建議報告、兩個邊區的政府工作報告;審議通過了4個法案,即:華北人民政府組織大綱、村縣(市)人民代表大會組織條例、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條例、農業稅稅則法案;審查了涉及軍事、政治、農業、工商、民政等八個方面的1180件提案。
8月18日,大會選舉產生了由董必武、聶榮臻等27人組成的華北人民政府委員會。
8月19日,大會圓滿完成了各項議程,勝利閉幕。
這次大會,使中國共產黨建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偉大構想在一個高層次上得以實現。這是新中國成立前以“人民代表大會”命名的最高層次的區域性權力機構,從會議組織、程序、功能等方面看,具有新中國成立后人民代表大會的主要特征。
9月20日,華北人民政府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平山縣王子村召開。會議選舉了華北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通過了《華北人民政府各部門組織規程》及各部、會、院主管人員名單。
華北人民政府成立后,制定了政治、軍事、經濟、司法等200多項法律制度,為建設新中國進行了原創性探索,奠定了中央人民政府組建和國家治理的重要基礎。
1949年10月27日,毛澤東發布命令:“中央人民政府業已成立,華北人民政府工作著即結束……中央人民政府的許多機構應以原華北人民政府所屬有關各機構為基礎迅速建立起來。”10月31日,華北人民政府正式向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辦理了移交手續,完成了光榮的歷史使命。
傳承紅色傳統,綻放民主之花
知所從來,方明將往。
夏日時節,石家莊市城市館三樓的“人民民主的范例——石家莊市首屆人民代表大會歷史陳列展”正吸引著來自全國各地的參觀者。1949年7月21日至8月9日,石家莊市成功召開首屆人民代表大會,成為了第一個召開人民代表大會的城市。
這是一座城市的底色。
歷史,選擇了這片紅色熱土;如今,歷史的力量在這里賡續傳承。
正定鎮“人大代表之家”組織人大代表到岸下村開展“人大代表趕大集”活動。(正定鎮“人大代表之家”供圖)
從“人大代表趕大集”尋找“源頭活水”,到基層立法聯系點搭起“立法直通車”;從每個鄉鎮街道都建起“人大代表之家”定期接待群眾,到探索“人大代表議事廳”匯聚民聲民智……一項項火熱的基層民主實踐,一個個別具特色的民主形式競相涌現。
正定縣新城鋪鎮,熙熙攘攘的集市上,一場別開生面的“趕大集”活動正在進行中,幾位縣鄉人大代表在集市接待群眾,進行民意調查。據了解,不僅在新城鋪鎮,“人大代表趕大集”也已成為正定縣各級人大代表主動聯系群眾的“常規動作”。2023年,正定縣人大代表定時定點到集市公園“擺攤設點”,接待群眾上萬人,征集并推動解決問題千余件,已成為活躍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在正定縣,“人大代表之家”和“人大代表聯絡站”遍布城鄉,甚至在榮國府景區內都能找到“人大代表聯絡站”。代表進“站”入“家”,生動踐行了群眾在哪里,代表履職的“觸角”就延伸到哪里。
走進正定鎮政府辦公大樓,一層最醒目的位置就是“人大代表之家”,這里同時也是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基層立法聯系點。記者步入代表之家時,兩位正定縣人大代表正在這里接待選民,回收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調查問卷,聽取有關需求和建議。
“社區群眾聽說了此次調研都主動聯系我。尤其是一些患有慢性疾病、需要長期吃藥的老年人,對于社區養老怎樣護理日常疾病,及時治療突發疾病非常關心。”正定縣人大代表賈吉剛一邊耐心聽取群眾的意見建議,一邊認真將問題記錄在冊。這些“原汁原味”的基層聲音將在匯總整理后反饋到立法機關,為后續養老服務相關立法研究工作提供參考。
巍巍石橋歷蒼黃,石門洞開啟華章。穿行在石家莊市的大街小巷,一條條道路寬闊暢通,配套服務設施豐富便捷。近年來,石家莊市人大常委會先后制定修改城市發展相關地方性法規14部,以高質量立法助力建設人民城市,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不斷提升。
河北省人大常委會深入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加強重點領域立法,提高立法質量;聚焦制約高質量發展、營商環境和民生領域的突出問題,開展專項監督、聯動監督、協同監督;不斷完善民主民意表達平臺和載體,不斷健全發揮代表作用、吸納民意、匯集民智的工作機制,使人大代表和人民群眾的意見建議反映更順暢、落實更高效。
歷史的畫卷,總在砥礪前行中鋪展;時代的華章,總在接續奮斗中書寫。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70周年之際,回顧華北臨時人民代表大會這一偉大歷史事件,感受這片熱土在時代前行中不斷續寫的民主故事,我們堅信,聚合人民磅礴偉力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定能讓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新時代華章更精彩。
(來源: 《中國人大》雜志2024年第13期)
(責編:高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