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社會,科技和國家治理關系密切,二者互相加持,國家治理為科技提供了廣闊的應用空間,科技為國家治理提供了強勁的動力系統。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更加重視運用人工智能、互聯網、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現代化水平”。當前,科技成果在我國國家治理中的廣泛應用,對推動民主發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別是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在民主領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一些新的技術手段不僅盤活了已有的制度資源,同時也為我們帶來了新的民主增長點。它們拓寬了民主渠道、豐富了民主形式,從而使人民民主更加“全過程”。
科技把人代會搬進百姓中間,讓他們成為民主的直接“參與者”。作為中國民主一張亮麗的名片,一年一度的全國人代會是實現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平臺。因此,中國人民對于人代會有著特殊的感情。最早,人們通過廣播“聽”人代會;后來,人們在電視上“看”人代會;現在,人們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參與人代會。可以說,科技的發展使普通百姓一步步走近人代會,走向舞臺的中央,由民主的“見證者”成為民主的“參與者”。
去年以來,在新冠肺炎疫情“倒逼”下,全國人代會適當“瘦身”,但民主含量卻有增無減,并借助現代信息技術開創了多個“首次”。例如,首次以網絡視頻方式舉行新聞發布會、記者會、“代表通道”和“部長通道”等采訪活動,首次在各代表團駐地設立新聞中心視頻采訪室,首次通過網絡向中外記者實時提供大會文件,首次運用政務微信系統實現代表團小組審議的“云聽會”,首次實現各代表團駐地5G信號全覆蓋,等等。科技與民主的完美結合,使大會由“精簡版”開成了“精華版”,并且以更加開放的姿態面向世人。
近年來,全國人代會已然成為新技術應用的“秀場”。媒體在大會報道中“各顯神通”、以“智”取勝,給予百姓更為新鮮的民主參與體驗:“5G+”技術廣泛應用,使“云直播”“云采訪”成為新的流行,徹底揭開大會“神秘面紗”,讓百姓對會場信息盡在“掌”握;VR、AR、AI等“黑科技”頻出,帶領百姓“沉浸式”感受大會氛圍,實現會場內外實時互動;H5、動漫長圖、短視頻等“爆款”融媒體產品生動有趣,幫百姓在浩繁的大會信息中“劃重點”,讓大會變得更“親民”更“好看”……我們可以發現,科技發展深刻改變了輿論生態和傳播方式,使全國人代會得到全過程、全方位的呈現,真正將會場搬到了百姓面前,拉近了百姓與全國人代會的距離,激發了制度活力,提升了民主效能。
科技讓立法者走進百姓中間,讓立法工作成為百姓“身邊事”。擴大公眾的有序參與,使他們在立法中擁有更多話語權,這是民主立法的重要體現,也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題中應有之義。讓來自田間地頭、街頭巷尾的聲音直抵人民大會堂、體現在國家立法中,這看似困難的事,卻借助四通八達的網絡變為常態。為了讓每一部法律都裝滿民意,都成為精品佳作,都真正管用好用,全國人大通過網絡廣開言路,主動問需于民、問計于民,讓民意、民智在立法全過程得到充分尊重和體現,最大程度凝聚立法共識,夯實立法的民意基礎,成為科技助力民主立法、開門立法的生動實踐。黨的十八大以來,共有202件次法律草案通過中國人大網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有約110萬人次提出300多萬條意見建議。其中,僅民法典編纂過程中,全國人大常委會就先后10次就有關草案公開征求社會公眾意見,共收到42.5萬人提出的102萬余條意見建議。在基層立法聯系點,視頻連線也成為一條“綠色通道”,將人大代表和信息采集員的意見建議“原汁原味”、實時傳遞給全國人大,推動“立法直通車”進一步提速。對于這些意見建議,全國人大進行認真梳理研究,積極吸收采納,許多意見最終都體現在了法律條文中,有關意見征集和吸收情況也及時向社會公眾反饋,極大地激發了民眾參與立法的熱情和信心。
在科技加持下,立法者進一步走到了百姓身邊,立法工作成為了百姓觸手可及的“身邊事”,從而進一步提高了立法質量和效率,保障立法全過程各方面更好體現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意愿、維護人民權益、增進人民福祉。
許多地方人大也在立法過程中立足本地實際,積極探索實踐,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優勢特點,廣泛傾聽百姓聲音,征求各方意見建議,不斷拓寬公眾有序參與立法的渠道和途徑,讓民眾和立法“近距離接觸”,使地方立法更接地氣、合民意。
為了讓立法成果更及時方便地為百姓服務,全國人大常委會還于今年2月開通了國家法律法規數據庫。這一數據庫涵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最主要的內容,為社會公眾提供了看得見、找得著、用得上的法律服務公共產品,進一步增強了民眾在法治領域的獲得感。
科技讓人大監督更加透明,提升了人民群眾的滿意度。由人大監督的人民性所決定,人大監督必須把大門朝公眾打開。預算審查監督是人大監督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作用就是看好人民的“錢袋子”。為適應互聯網、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發展,進一步提高人大預算審查監督的效能,全國人大常委會持續推進預算聯網監督工作。2017年6月,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印發《關于推進地方人大預算聯網監督工作的指導意見》。2017年12月底,全國人大預算聯網監督系統(一期)上線運行;同年,全國31個省(區、市)全部開展了預算聯網監督工作。2020年12月,全國人大預算聯網監督系統(二期)電腦版核心模塊和手機App版同步上線運行,與國務院有關部門建立了預算數據信息共享機制,初步實現了對預算的智能審查,有效保障了代表對預算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同時,有很多地方人大也建成了預算聯網監督系統并投入使用,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做法和有益經驗。實踐證明,開展預算聯網監督,推動實現了人大對政府預算的全口徑審查和全過程監管,保障了人大代表在線實時了解和監督國家“錢袋子”的運行情況,提升了人大代表和人民群眾對財政預算的滿意度,把全過程人民民主具體地、現實地踐行到預算審查監督的全流程、各環節。
此外,全國人大常委會在開展執法檢查過程中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廣泛聽取民意、集中民智;建立健全全國統一的備案審查信息平臺,并持續推動地方人大加強備案審查信息化建設;開通網上信訪平臺,將其作為人大信訪工作的主渠道、人大聯系人民群眾的直通車,真正“讓群眾少跑路、讓數據多跑腿”。
科技打破了時空界限,使“兩個聯系”能夠全天候實現。密切人大常委會與人大代表、人大代表與人民群眾之間的聯系,是實現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一環。由于網絡打破了時空界限,為全天候實現“兩個聯系”提供了技術上的可能,因此,各地人大都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勇于探索、積極實踐,形成了許多好的經驗做法。可以說,網絡拉近了國家權力機關與人大代表之間的距離,拉近了人大代表與人民群眾之間的距離,徹底打通了“兩個聯系”的“最后一公里”。
全國人大常委會一直高度重視代表工作信息化建設。不久前,栗戰書委員長在全國人大機關觀看了全國人大代表工作信息化平臺實景演示,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人大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按照黨中央關于信息化工作部署要求,積極推進全國人大機關信息化建設,努力使全國人大代表工作信息化平臺支持和保障代表更好提高工作能力、更好依法履職。該平臺于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期間開始試運行,設置了知情知政、征求意見、代表建議辦理、聯系代表直通車、全國人大網絡學院、“我當代表為人民”宣傳云平臺等功能模塊,為代表履職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服務,特別是代表在聯系群眾、反映意見、提出建議等方面更加及時、迅捷、方便,有助于提高代表工作能力和履職水平。通過這一平臺,全國人大常委會及有關國家機關、各選舉單位與代表建立密切聯系,實現代表與代表議案建議承辦工作人員的直接實時聯通,推進建議辦理全流程信息化和代表議案建議信息數據共享,為密切聯系代表、充分發揮代表作用、助力代表依法履職提供了有力支撐。
從各地的情況看,人大代表通過代表工作信息化平臺、網上聯絡站、代表履職服務網絡平臺等,在電腦或手機上“動動手指”,即可與人民群眾互動,實現人大代表與人民群眾線上線下全天候、零距離聯系,代表真正成為了百姓的“身邊人”。
由上可見,科技在人大工作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同時也帶來一些新的問題,需要我們積極地面對:第一,如何認識科技在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中的作用。科技成果的應用,是一個技術問題,但又不只是一個技術問題,我們不能單就技術論技術,要跳出技術看技術,要從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戰略高度,充分認識科技在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中的作用。第二,如何進一步加強科技成果的應用。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為我們的應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在這方面,只有想不到的,沒有做不到的。近年來,我們的應用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績,但尚不能完全跟上科技發展的腳步,有時顯得“慢半拍”。因此,需要我們進一步加快速度、加大力度。第三,如何加強協同發展。從各地人大的情況看,在科技成果的應用上,特別是信息化建設方面,還不能做到齊頭并進。有些地方起步早,起點高,推進的速度也比較快;而有的地方則發展得慢一些。針對這種情況,一些地方人大的同志建議,各級各地人大應加強協同發展,形成人大系統“一盤棋”“一張網”。第四,如何加強頂層設計。為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提供更多的技術支持,將技術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是一項系統工程,不僅需要實踐中的積極探索,更需要制度設計上的及時跟進。正因為如此,對實踐中一些好的經驗做法進行系統地梳理總結,并在此基礎上統籌謀劃,作出頂層設計,就顯得十分必要。
我們正處在科技飛速發展的黃金時期,隨著新的技術手段的廣泛應用,全過程人民民主一定會綻放出新的風采!(文/《中國人大》全媒體記者 王曉琳)
相關文章:
全過程人民民主系列談之一|中國式民主為什么能“全過程”?
????全過程人民民主系列談之二|中國式民主能夠全過程的根本政治保證
????全過程人民民主系列談之三|中國式民主能夠全過程的可靠制度保障
????全過程人民民主系列談之四|讓每一部法律都裝滿民意
????全過程人民民主系列談之五|把“人民”二字貫穿人大監督全過程
????全過程人民民主系列談之六|從“全天候”到“全過程”
????全過程人民民主系列談之七|擘畫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壯麗圖景
????全過程人民民主系列談之八|自信是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強大動力
(責編:徐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