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產法是我國安全生產領域的基礎性、綜合性法律,確立了一系列安全生產的基本法律制度。9月6日至8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東明率全國人大常委會安全生產法執法檢查組在山西省開展執法檢查。
在晉期間,執法檢查組先后前往太原市和大同市,采取實地檢查和隨機抽查相結合的方式,了解多家化工、煤炭、新材料等工礦企業的安全生產情況。
王東明強調,各級政府、各類企業要牢固樹立責任重于泰山的理念,全面扛起安全生產責任。貫徹實施安全生產法,抓細抓實安全生產工作,是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必然要求,是統籌發展與安全、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是促進安全生產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現實要求。
普法宣傳 提升全員安全意識
“一、落實‘三個必須’,明確安監部門執法地位;二、建立安全生產標準化制度;三、進一步壓實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主體責任……”9月7日下午,執法檢查組來到山西水塔醋業股份有限公司一生產廠房內,墻上的“新版安全生產法十大亮點”宣傳展板吸引了檢查組成員的注意。
“企業要始終把安全生產放在第一位,這既是對每位員工生命安全負責,也是企業長久發展的基礎。”山西水塔醋業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向檢查組介紹,作為安全生產領域的根本大法,企業一直將宣傳安全生產法作為提高員工安全意識的重要舉措,要讓員工知法、懂法、守法。
開展宣傳培訓、提升法治意識也是山西省政府貫徹落實安全生產法的一項重點工作。
山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長楊勤榮介紹,山西省各級政府及其部門將安全生產法學習宣傳納入法治宣傳教育五年規劃,并作為年度普法工作重要內容,與業務工作同部署、同落實、同考核。為加強集中宣傳,持續開展安全生產法律法規“五進”活動,利用“安全生產月”、憲法宣傳周、“安康杯”和青年安全示范崗創建等活動,加大宣傳力度,推動形成“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的社會氛圍。2021年9月新安全生產法實施以來,山西省安委辦四次邀請專家學者,通過視頻會議等方式對法律進行解讀;兩次集中組織重點企業主要負責人進行安全生產法培訓考試;組織全省21.93萬名“三項崗位人員”考取安全合格證。
“崗位名稱:化產車間粗苯崗位;安全風險等級:一般風險;危險物質:焦爐煤氣、粗苯、洗油;應急處置:發生人員中毒后,撤離至安全區,應急處理人員戴正壓式呼吸器,穿防靜電服施救,將中毒者移至空氣新鮮處……”執法檢查期間,檢查組走訪的多家企業廠區內,都設有類似的崗位安全風險公告欄,上面詳細列明該崗位或該區域可能面臨的風險、日常管控措施及發生事故時的應急處置方式等內容。
“安全生產風險發生在一線,要讓所有員工時刻繃緊安全生產這根弦。”山西美錦華盛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企業每一位員工在上崗前都經過了嚴格培訓,除加強傳統安全生產理論教育外,還結合案例分析、現場演練等活動,讓員工深入理解,企業也會定期進行考核。在工作區域設置風險警示牌,是落實企業安全生產風險管控制度的一項舉措,實施安全生產風險公告不僅是對員工安全生產知識的宣傳教育,更是讓員工牢牢樹立安全風險意識,堅守安全生產底線,讓每一位員工成為自己生命安全的守護者,形成從“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思想轉變。
預防為主 強化風險隱患排查
礦山安全生產事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事關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大局,是安全生產的重中之重。山西作為國家重要的煤炭基地,煤炭企業貫徹落實安全生產法的情況是此次執法檢查的重點之一。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礦山安全生產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要求嚴格礦山安全生產準入,停止新建產能低于90萬噸/年的煤與瓦斯突出、沖擊地壓、水文地質類型極復雜的煤礦。
楊勤榮介紹,在煤礦安全方面,山西省目前已實施年產60萬噸以下的礦井全部退出或關閉重組,高檔普采采煤工藝全部淘汰。為加大監管力度,創建實施了礦山安全監管專員制度,目前派駐煤礦安全監管專員1141名、非煤礦山安全監管專員1160名。此外,通過制定《山西省安全生產標準體系》,發布《煤礦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實施規范》等地方標準,推動安全生產工作規范化開展。
“假如現在井下出現了緊急情況,請你立刻戴好自救器。”9月8日下午,在中煤大同能源有限責任公司塔山煤礦的總調度室內,執法檢查組陪同檢查人員、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黨組書記黃錦生對正在礦井下作業的人員進行了一次自救“測試”。從調度室內的監控屏幕上,能清晰地看到井下人員在20多秒內迅速戴上了隨身攜帶的礦用安全標準自救器。
“可視化操作能最大限度減少生產作業中違章指揮、違章作業、違反勞動紀律等‘三違’現象發生。”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山西局局長胡海軍介紹,目前山西省已在全省煤礦構建了“無監控不作業、作業行為受監督”的井下作業現場全過程可視化監控環境,解決礦山安全生產問題。
安全第一、預防為主。黨中央明確以風險隱患排查整治為抓手,推動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安全生產法規定,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建立健全并落實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制度,采取技術、管理措施,及時發現并消除事故隱患。
企業風險隱患排查工作開展情況,是檢查組檢查的重點內容之一。從檢查情況看,“防范風險、治理隱患”成為煤炭企業落實安全生產工作的重中之重。
“企業定期組織礦級、業務部門級、區隊級三級定期隱患排查治理,檢查各類風險管控措施落實情況,將安全風險分級管控與隱患排查治理緊密結合,實現礦井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全覆蓋。”晉能控股煤業集團同忻煤礦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企業共開展井上井下全覆蓋礦級綜合隱患大排查32次,排查隱患問題3500多條。對這些隱患問題,企業按照分級分類要求,組織整改落實,實施隱患排查、整治、驗收、銷號的全過程閉合管理,確保按期整改,隱患整改率達100%,為避免同類隱患重復出現,對于各類問題隱患,都要分析其產生原因并制定整改措施,持續改進,實現隱患源頭治理。
行刑銜接 合力打擊違法犯罪
相對于一般刑事案件,重大責任事故案件通常會對人民群眾生命財產造成重大損害,對社會公眾心理造成恐慌,輿論反響強烈,社會關注度高,在一定時間和區域內造成重大社會影響。因此必須嚴厲打擊危害生產安全犯罪,依法嚴懲相關違法人員,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在辦理危害安全生產案件方面,自2021年9月安全生產法修訂實施以來,山西省法院共審理各類危害安全生產刑事案件111件,其中重大責任事故犯罪案件75件,依法審結太原市臺駘山景區火災事故案、襄汾縣聚仙飯店坍塌案、代縣大紅才鐵礦透水事故案等一批社會影響重大案件,對事故主要責任人、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及生產監管部門關鍵崗位責任人依法判處重刑。山西省檢察機關共提前介入26件危害生產安全犯罪案件,批準逮捕107人,提起公訴161人。對忻州“6·10”鐵礦透水事故、“6·29”瞞報事故等社會影響重大案件,及時提前介入,依法及時批捕起訴,促進形成打擊犯罪高壓態勢。
修訂后的安全生產法增設了檢察公益訴訟條款,以法律授權的形式對檢察公益訴訟予以明確。
山西省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崔國紅介紹,為貫徹落實公益訴訟制度,省檢察院制定下發了《關于辦理新領域公益訴訟案件的指導意見》,明確了煤礦及非煤礦山安全、交通運輸安全、城鄉建設安全等9類辦案具體情形。全省檢察機關共辦理安全生產領域公益訴訟案件2657件。
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機制涉及多部門聯動,能形成打擊違法犯罪齊抓共管的合力,有效防止以罰代刑、有罪不究、降格處理等現象發生。
了解安全生產行刑銜接工作機制情況,也是執法檢查組關注的內容之一。從執法檢查情況看,山西省在推進安全生產領域行刑銜接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進展。
崔國紅介紹,山西省檢察院聯合省應急管理廳等八個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制定了《關于加強安全生產領域檢察監督與行政執法協助配合工作的意見》,通過信息共享、情況通報、互派人員“以干代訓”等方式,推動形成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的優勢互補,健全完善安全生產監管體系。
為進一步加大行刑銜接配合力度,忻州市檢察院聘請行政機關專業人員參與檢察聽證、案件會商、開庭庭審等工作。在忻州“6·10”鐵礦透水事故案件開庭審理過程中,省、市應急管理領域兩名業務骨干輔助公訴人出席法庭支持公訴,取得了良好庭審效果。
但實際工作中仍存在檢察機關與行政部門通力合作不夠,涉嫌安全生產犯罪線索移送渠道不暢通等問題。崔國紅表示,山西省檢察院將繼續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雙向銜接,持續推動各級檢察機關做好日常執法中涉嫌安全生產的各類犯罪案件和行政處罰意見建議的移送辦理,強化與事故調查組織全過程協調配合。(趙晨熙)
(來源:法治日報)
(責編:徐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