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濕地保護修復工作,將其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作出一系列決策部署。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我國濕地保護修復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今年5月16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啟動濕地保護法執法檢查,用法治力量推動濕地保護高質量發展。
加強濕地保護,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題中之義,更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
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2021年12月24日,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了濕地保護法,為濕地保護修復提供堅實有力的法治保障。2022年6月1日,法律正式施行。
5月16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濕地保護法執法檢查組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圖為會議現場。攝影/許麟
為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動濕地保護法全面有效貫徹實施,今年5月16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濕地保護法執法檢查組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明確于5月至7月開展濕地保護法執法檢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李鴻忠主持會議并講話。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從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的高度,增強貫徹實施濕地保護法的責任感使命感,扎實做好執法檢查各項工作,用法治力量推動濕地保護高質量發展。
堅守使命責任,扎實做好執法檢查各項工作
濕地與森林、海洋并稱為地球三大生態系統,具有涵養水源、調節氣候、改善環境、維護生物多樣性等多種生態功能,被稱為“地球之腎”。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在考察中強調濕地的重要性,對濕地的保護和恢復一直牽掛于心。在長江之畔、黃河之濱、彩云之南、塞北之地,習近平總書記針對濕地保護的指示要求,引領我們走出一條保護和發展協同共進的新路徑。
此次濕地保護法執法檢查方案明確,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重要思想,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中央人大工作會議精神和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全過程人民民主,突出問題導向,堅持正確監督、有效監督、依法監督,堅持和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動濕地保護法全面有效貫徹實施。
執法檢查組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李鴻忠、王東明、丁仲禮擔任組長,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環資委主任委員鹿心社擔任副組長,分為3個檢查小組赴黑龍江、安徽、江西、山東、海南、四川等6個省開展實地檢查,同時委托上海、江蘇、福建、湖北、廣西、西藏、青海、寧夏等省(區、市)同步對本行政區域內濕地保護法的實施情況進行檢查,體現出全國人大常委會推動濕地保護法全面有效貫徹實施的決心。
據悉,在執法檢查過程中,檢查組將重點檢查法律學習宣傳普及,配套法規、標準的制定等情況;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濕地保護法定職責落實情況;濕地保護執法司法情況;濕地分級管理及名錄制度落實等情況;濕地保護與合理利用、修復情況;濕地規劃、調查評價和重要濕地資源動態監測與預警情況;法律實施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原因,深入推進法律實施的意見建議等七個方面內容。
執法檢查組將學習宣傳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等重大決策部署列入執法檢查工作中。在執法檢查的同時,檢查組將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在“學習強國”平臺組織開展“濕地保護法”專項答題,組織開展法律知識問卷調查等。
為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檢查組將邀請全國人大代表參加執法檢查,并在實地檢查期間召開五級人大代表座談會,廣泛聽取代表意見建議,帶動人民群眾積極參與。此外,將采取常規檢查與隨機抽查相結合、網絡調研與問卷調查相結合等多種方式開展檢查工作,并且委托第三方對全國范圍內的濕地保護法實施情況開展評估研究。
根據工作安排,今年9月上旬,執法檢查組將召開第二次全體會議,總結執法檢查工作,對執法檢查報告稿進行修改完善。10月下旬,全國人大常委會將聽取和審議關于檢查濕地保護法實施情況的報告。
“此次濕地保護法執法檢查政治站位高、各環節設置合理,通過聽匯報、現場看、座談會等形式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生動體現。”即將隨執法檢查組赴海南檢查的全國人大代表、四川農業大學校長吳德說。
“濕地保護法實施近一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即啟動執法檢查,體現了黨和國家對生態安全的高度重視,體現了發展和安全并重,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動。”同樣,將參加海南實地檢查的全國人大代表、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副縣長呂妍說。
成效初步顯現,推動濕地保護法全面有效實施
法安天下,德潤人心。濕地保護法執法檢查組第一次全體會議指出,濕地保護法是新時代濕地保護工作的一項標志性成果,實施近一年來取得初步成效。要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立足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推動濕地保護法全面有效實施,為子孫后代留下優美生態環境和廣闊發展空間。
徒法不足以自行。濕地保護法第五條明確,國務院林業草原主管部門負責濕地資源的監督管理,負責濕地保護規劃和相關國家標準擬定、濕地開發利用的監督管理、濕地生態保護修復工作。國務院自然資源、水行政、住房城鄉建設、生態環境、農業農村等其他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承擔濕地保護、修復、管理有關工作。
近一年來,上述部門在落實濕地保護法過程中,有何成效?在濕地保護法執法檢查組第一次全體會議上,來自濕地保護法實施主管部門的有關負責同志向執法檢查組匯報了法律落實情況。
對濕地實行分級管理及名錄制度,是濕地保護法的重大制度設計。
國家林草局有關負責同志表示,濕地保護法實施近一年來,該局積極推進國家重要濕地、省級重要濕地和一般濕地三級管理體系建設。截至目前,全國共有國際重要濕地82處、國際濕地城市13個。一年間,該局實施一批濕地保護修復項目,新增和修復濕地80余萬公頃,出臺了國家重要濕地認定和名錄發布規定、重要濕地修復方案編制指南等8項配套制度。
濱海濕地是海岸帶地區獨特的自然資源,具有重要的生態功能。濕地保護法規定,要加強對濱海濕地的管理和保護,嚴格管控圍填濱海濕地。
自然資源部有關負責同志介紹,依照法律要求,該部嚴格管控圍填海、保護濱海濕地,有效遏制大規模違法填海活動。同時,組織實施“藍色海灣”整治行動、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生態修復和海岸帶保護修復工程等重大項目,全國已整治修復濱海濕地45萬畝。
城市濕地既能為城市提供水源、調節氣候、凈化空氣,還是居民共享的綠意空間。濕地保護法要求加強對城市濕地的管理和保護,提升城市濕地生態質量。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有關同志指出,該部認真貫徹落實濕地保護法,將城市濕地作為城市重要生態基礎設施,切實加強保護和管理,并將城市濕地保護工作與園林城市建設、黑臭水體治理和海綿城市建設等工作有機結合。在濕地保護法頒布后,立即修訂國家園林城市評選標準,增加城市濕地保護實施率和藍綠空間占比等指標的分值權重。同時,推進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改善城市濕地環境。
云南昆明:水杉濕地美如畫新華社照片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濕地是眾多野生動物的棲息地。濕地保護法明確要維護濕地生態功能及生物多樣性,預防、控制、消除有害生物對濕地生態系統的危害。
農業農村部有關負責人表示,該部加強水生生物資源養護,全面推進實施長江十年禁漁,深入實施中華鱘、長江江豚等旗艦物種保護行動計劃。同時,做好外來入侵物種防治,強化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明確適宜放流和禁止放流的水生物種,引導社會公眾規范放生,禁止向濕地放生外來物種。
此外,生態環境部、水利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財政部、最高法、最高檢等部門也向濕地保護法執法檢查組作了匯報,介紹了依照濕地保護法有關規定,各部門推進濕地保護工作的相關情況。
堅持問題導向,織密扎牢濕地保護的“法治網”
問題是時代的聲音。堅持問題導向,也是執法檢查的題中應有之義。帶著問題意識去看,對著法律條文去查,執法檢查才有力度和深度,才能真正發現法律實施中存在的問題,找出好的解決辦法。
事實上,在濕地保護法執法檢查組第一次全體會議召開之前,全國人大常委會就已先行一步赴基層調研,主動尋找問題。5月6日至9日,全國人大常委會調研組到浙江開展濕地保護法執法檢查前期調研。
堅持問題導向,調研組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問、一路思考,提出要推動政府及有關部門有效落實法定職責,推動落實分級分類管理名錄制度,推動濕地面積總量管控制度落實,推動重要濕地的科學修復,加強濕地保護監督管理,推動配套法規規章制定。
2022年6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濕地保護法》正式施行。制圖/陳玉葉
堅持問題導向的作風同樣體現在濕地保護法實施部門的匯報中。在濕地保護法執法檢查組第一次全體會議上,有關部門的負責同志實事求是,既匯報在推進法律實施工作中取得的成效,又承認不足、坦言問題,體現了高度的責任感。
“一些地方濕地保護法治觀念有待加強,相關配套制度還需健全”,“個別地方還存在落實總量管控有難度、保護修復資金投入總量不足等問題”,“對候鳥遷徙節點、小微濕地保護力度仍有不足”……這些問題切中肯綮,成為執法檢查組的重要參考資料。
在濕地保護法執法檢查組第一次全體會議上,李鴻忠指出,此次執法檢查要堅持問題導向,準確把握法律的立法宗旨和原則,推動各地各部門加大濕地保護力度,落實濕地保護修復制度;重點了解法定職責落實情況,依法推動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形成一體推進、合力保護濕地的工作格局;深入了解相關制度機制的建立和運行情況,嚴格防范、依法整治違法行為;推動相關部門和地方及時開展配套法規規章制定修訂工作,織密扎牢濕地保護的“法治網”。
本次執法檢查延續以往做法,邀請濕地領域相關全國人大代表加入執法檢查組。認真領會會議精神后,代表們結合法律內容和自身觀察,有不同的關注點。
“判斷濕地是否保護好、修復好,大致有三個方面的評判標準。觀察植被生長情況,這是較淺層的;觀察動物種群的多樣性、數量,是較深層的;通過碳匯、水底淤泥微生物等,觀察濕地是否形成完備生態系統,是更深層的。”吳德告訴記者,“在執法檢查中,我比較關心濕地保護的邊界問題。自然濕地和人工濕地是不同的,前者經過多年的演化,形成了完備的生態系統,重點在于以系統性思維保護修復;后者現在很多城市都在建設,但是否真正具有濕地功能,還需以學科上的標準來衡量,更多的還需加大投入,形成完善的動植物、微生物系統。”
“作為土生土長的海南人,我一直關心海南生態安全,關注濕地的保護。”呂妍比較關注濕地修復的落實情況。
“我了解到,在全球各國一些地方,濕地正以驚人速度消失,濕地消失會導致水資源短缺、糧食減產、氣候惡化、生物多樣性下降等問題,威脅人類生存。就海南來說,多年前由于水產養殖和排污導致一些沿海區域水體富營養化,紅樹林等植被退化,近年來大力開展了退塘還濕行動,搶救修復了一些濕地,因此我想再深入了解修復的近況。”呂妍說。
采訪手記
依法守護“地球之腎”
濕地,能夠調節水分平衡、滯留有毒物、有效控制洪水、防止土壤沙化……眾多有益的功能賦予它“地球之腎”的美譽。對我國而言,它的重要性卻遠不止于此。
千百年來,大到江河湖泊,小到水田淺渚,一片片濕地共同為華夏構筑了廣博的綠意空間。它調節氣候,賦予華夏氣象萬千;它產生資源,保障華夏物阜民豐;它寄托情思,孕育華夏萬古風流……而今,這片亙古的綠意空間,其保護走上了法治軌道,也即將披上監督之甲。
2021年12月24日,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了濕地保護法;2022年6月1日,法律正式施行;2023年5月16日,開啟執法檢查。以這三個時間點為錨點,回顧不到一年半時間的立法、監督脈絡,足見全國人大常委會推動濕地保護的節奏之緊、步履之堅、決心之大。
再看此次執法檢查的行程,黑龍江、安徽、江西、山東、海南、四川。省情不同、地理位置各異,但內陸、沿海并舉,南北兼顧,其目的就是要遍覽澤海,全方位了解各地落實濕地保護法的情況。加之常規檢查與隨機抽查相結合、召開五級人大代表座談會、引入第三方評估等環節設計,可以想見,此次執法檢查必將客觀、全面、滿載民意,展現出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風采。
接下來的幾個月間,濕地保護法執法檢查將為濕地保護賦予怎樣的動能?讓我們一同期待!(作者:《中國人大》全媒體記者 周譽東)
(來源:全國人大微信公眾號)
(責編:徐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