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巒層林盡染,平原藍綠交融,城鄉鳥語花香。這樣的自然美景,既帶給人們美的享受,也是人類走向未來的依托。”地球是全人類賴以生存的唯一家園,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今天是第54個世界地球日,讓我們攜手,珍愛地球,共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生態興則文明興,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引領美麗中國建設。“中華文明歷來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根植于中華優秀傳統生態文化,并對其進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是新時代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從青藏高原到東海之濱,從沙漠綠洲到彩云之南,綠色越來越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人民群眾生態環境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好的環境質量和好的經濟質量是一致的,立足新發展階段,要從保護自然中尋找發展機遇,實現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高質量發展雙贏。
重在建章立制,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制度化、法治化軌道。繼“增強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意識”寫入黨章,2018年3月11日,“生態文明”寫入憲法,實現了黨的主張、國家意志、人民意愿的高度統一。
“要完善法律體系,以法治理念、法治方式推動生態文明建設。”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生態環境立法實現了從量到質的全面提升。作為生態環境領域的基礎性、綜合性法律,環境保護法經過全面修訂,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首次將生態保護紅線寫入法律,并加大懲罰力度。綠意“典”藏,民法典專門確立“綠色原則”、提出“綠色要求”、明確“綠色義務”、建立綠色責任制度,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民法制度保障。刑法修正案對危害生態環境的犯罪進行細化,鑄就生態環境保護的銅墻鐵壁。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法、黑土地保護法,讓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修改森林法,守護青山綠更濃,依法推動森林資源的科學保護和合理利用;修改大氣污染防治法,還老百姓藍天白云、繁星閃爍;制定長江保護法、黃河保護法,大江大河奔涌向前,文化根脈生生不息……經過不懈努力,生態環保領域形成“1+N+4”法律制度體系。
令在必信,法在必行,把建設美麗中國轉化為全體人民自覺行動。綠色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和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體現。全國人大常委會對生態環保法律和相關決定開展執法檢查,并結合審議執法檢查報告開展專題詢問。常委會連續7年聽取審議年度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的報告,推動營造綠色安全的健康環境。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將審議國務院關于2022年度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的報告,持續以法治力量、法律武器推動污染防治、守護綠水青山。
“生態環境保護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習近平總書記連續11年參加首都義務植樹活動,種下綠色的希望。植樹造林掀起熱潮,“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全面推開,義務植樹全年化、多樣化、便捷化的目標正逐步實現,綠意盎然繪就幸福畫卷。在塞罕壩機械林場,三代務林人澆灌出世界上面積最大的人工林,創造了荒原變林海的綠色奇跡。“取之有度,用之有節”,是生態文明的真諦。現在,更多的人積極踐行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在點滴行動中為美麗中國助力,為地球留住美好。
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中國已成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我們要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攜手應對氣候環境領域挑戰,守護好這顆藍色星球。”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將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強度降幅,用全球歷史上最短的時間實現從碳達峰到碳中和,積極為全球氣候治理作出貢獻。“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生物多樣性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基礎。2021年,云南亞洲象群北移南歸,吸引世界目光,正是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的最好注腳。我國設立的第一批5個國家公園有效保護了東北虎、大熊貓等珍稀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成為萬物和諧共生的美好家園。“單則易折,眾則難摧”,推進共建“一帶一路”綠色發展,提出15項具體任務,內容覆蓋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能源、交通等重點領域,讓生態文明的理念和實踐造福沿線各國人民。
“人的命脈在田,田的命脈在水,水的命脈在山,山的命脈在土,土的命脈在林和草,這個生命共同體是人類生存發展的物質基礎。”讓我們用心守護山之峻美、水之柔美、林之優美、田之豐美、湖之秀美、草之鮮美、沙之壯美、冰之唯美。愿心之所往,皆是美好;行之所至,皆是勝景;地球家園,皆為和美。(作者:《中國人大》全媒體記者 孟偉)
(來源:全國人大微信公眾號)
(責編:徐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