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貴州,處處郁郁蔥蔥、鳥語花香,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兩次到貴州考察調研,對貴州發展提出殷切期望。貴州全省干部群眾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持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習近平法治思想,牢牢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闖出了一條符合自身實際的后發趕超新路。
在2021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舉辦之際,讓我們一起探訪貴州省人大常委會充分運用法治力量守護綠水青山、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貢獻人大智慧和力量的經驗成效。
流經貴州沿河縣的烏江雄奇秀美。攝影/王敏
構建最嚴密法規體系:
為開創百姓富生態美多彩貴州新未來提供法治保障
生態環境是關系黨的使命宗旨的重大問題,也是關系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怎樣在立法層面夯實生態保護的法治基礎?
“保護綠水青山,必須有強有力的法治保障?!辟F州省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副主任慕德貴介紹,貴州省人大常委會充分發揮立法對生態文明建設的引領推動和保障作用,著力構建符合貴州實際的生態文明建設法規體系。2014年以來,已審議通過《貴州省生態文明建設促進條例》《貴州省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條例》,作出《關于依法推進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開創百姓富生態美多彩貴州新未來的決議》,相繼修訂和出臺了生態環境保護條例、水污染防治條例、大氣污染防治條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條例、水資源保護條例、濕地保護條例、節約用水條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條例等8部省級地方性法規,表決通過了關于設立“貴州生態日”的決定,將每年6月18日設立為“貴州生態日”,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生態活動,推進生態文明理念深入人心。最值得關注的是,在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指導下,今年貴州省人大常委會與云南、四川省人大常委會協同,以“決定”+“條例”的方式推進共同立法。目前,《貴州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強赤水河流域共同保護的決定》《貴州省赤水河流域保護條例》已經貴州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并與云南、四川兩省通過的決定、條例一起于7月1日同步施行。
貴州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了《貴州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強赤水河流域共同保護的決定》。圖為審議現場。攝影/王敏
慕德貴說,《貴州省赤水河流域保護條例》在修訂過程中,堅持用最嚴格的措施、最嚴密的制度保護赤水河一江清水,作出流域內全面禁漁、小水電項目逐步退出、禁止使用除草劑和其他劇毒高毒高殘留農藥、干流岸線一公里范圍內的工業企業禁止燃用煤炭、禁止設置煤運碼頭等更嚴格的規定,重拳整治影響和破壞赤水河流域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貴州省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領域地方性法規已達100余部,涵蓋了生態環境保護、自然資源保護、污染防治、節能和資源綜合利用等生態文明建設的方方面面,有力推動全省生態文明建設快步走向法治化軌道。
持續強化監督剛性:
助力打好打贏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
大氣、水、土壤等污染防治,關乎每個人的健康安全,是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人民群眾滿意度是最好的“鏡子”、最好的“標尺”。
化屋村位于貴州省畢節市黔西縣新仁苗族鄉,身處烏江南北兩源交匯處,是六沖河、三岔河浩蕩“握手”之地。昔日的化屋村是中國深度貧困村,2014年貧困發生率高達63.6%,近年來通過發展種植、養殖業和旅游業等,實現貧困人口清零。圖為貴州黔西化屋村一隅。攝影/燕江濤
“貴州省人大常委會聚焦社會熱點和民生關切,持續加強生態環保領域的監督工作,最突出的就是持續開展了大氣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法及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決議等執法檢查,助力打好打贏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貴州省人大常委會黨組成員、副主任王忠介紹:“這幾項檢查不論是規模、力度、效果,都產生了較好反響”
從2012年開始,4年跟蹤赤水河、5年跟蹤烏江,緊扣兩河流域生態問題,充分發揮人大監督和推動作用,使兩河流域污染治理取得明顯成效。環保行中探索的河長制、生態補償、生態保護紅線、第三方治理等機制,為各流域環保工作提供了借鑒。
2019年5月至7月,對《關于依法推進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開創百姓富生態美多彩貴州新未來的決議》的執行情況開展執法檢查。檢查組分赴全省9個市州,緊盯《決議》執行情況及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深入現場,實地查看,實現執法檢查全覆蓋;同時,通過召開座談會,與各級人大代表、企業負責人、專家及基層執法人員交流,開展問卷調查等方式,較全面掌握了情況,進一步推動了《決議》的貫徹實施。
貴州省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負責同志介紹:通過多年的探索和實踐,執法檢查逐步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機制,從確定議題、制定方案、組建機構、動員部署,到實地檢查、組織座談、形成報告、會議審議,優化了程序“閉環”;從明確“查什么”“怎么查”“查的結果怎么用、怎么匯總”,到查前精心培訓、做足功課,查中隨機選點、明察暗訪,查后反饋問題、跟蹤監督,打出了“組合拳”,充分彰顯了執法檢查的剛性權威。
強力推動重點問題解決:
生態環境質量“只能更好、不能變壞”
以法律法規為準繩,以生態環境質量“只能更好、不能變壞”為責任底線,以解決問題為突破口,已成為貴州省人大常委會履行監督職權的“鐵律”。
“貴州省人大常委會通過依法行使職權,推動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習近平法治思想深入人心,推動了各級政府及其有關部門認真履行法定職責、企業更加自覺轉型發展、全社會法治意識和生態環保理念大幅提升,也使人大工作整體合力得到充分發揮?!辟F州省人大常委會黨組成員、秘書長李三旗說:“34號泉眼治理就是一個生動的事例?!?/span>
貴州強力“護綠造綠”,切實筑牢長江珠江上游生態安全屏障。圖為貴陽市阿哈湖國家濕地公園航拍。攝影/王敏
位于遵義市播州區烏江鎮的34號泉眼是一個巖溶泉,附近企業磷石膏廢渣產生的污水滲漏到地下,通過地下水系從34號泉眼集中涌出流入烏江。污染嚴重的時候,烏江鎮河段整個江面成了“米湯河”。貴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烏江34號泉眼的污染治理工作,將其作為貴州防污治污第一號工程來抓,大力開展“控源”“截污”。貴州省人大常委會按照貴州省委關于烏江流域生態文明建設的部署要求,連續5次開展烏江環保行活動,及時找準病灶、切斷病因,成功遏制了被污染的勢頭。2009年以來,貴州磷化集團在烏江34號泉污染治理上累計投入資金近8.1億元,實現了每小時1.2萬立方米泉涌水全部收集處理和達標排放;貴州開萊綠色綠色建筑有限公司在全國率先實施磷石膏“以渣定產”,即以今年產生的磷石膏量,決定明年的磷肥生產量,以自然資源存量定產業發展規模,引導企業加快磷石膏資源綜合利用……在貴州省一系列“鐵腕”治污的組合拳下,烏江水質由劣五類逐年改善,2018年,總體水質達到地表水Ⅲ類標準;2020年,干流水質達到Ⅱ類標準,34號泉眼下游再現碧水東流、清波蕩漾。
“現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良好的生態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等已成為全社會的共同理念和普遍遵循。執法檢查中我們聽到許多同志和群眾反映,大家親身感受到了這些年來生態環境保護的巨大成效?!眻谭z查組的相關同志如是介紹。(記者:田勝平、李小?。?/span>
(責編:徐剛)